(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今天介紹數位影像處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的聖經,這本書是在念碩士班的時候,三位研究影像處理的同學介紹的參考書籍。當時我覺得數位影像處理很有趣,不過因為和自己研究的Web方向不同,我一直遲遲沒有去研究,現在因為需要而自修數位影像處理,順便和大家分享入門的知識。
![]() |
Rafael C. Gonzalez, Richard E. Woods原著,繆紹綱譯,數位影像處理,台北縣:普林斯頓國際,2009。
http://www.prenhall.com/gonzalezwoods/
首先,關於「玩影像」這件事可以分成三個層次,如下:
- 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
高階,輸入資料是影像,輸出資料是理解影像的資訊,目標是電腦模仿人類視覺的能力。電腦視覺的應用則稱為機器視覺(Machine Vision),通常是用在製造業的工廠自動化上。 - 影像分析(Image Analysis)
中階,輸入資料是影像,輸出資料是萃取影像的特徵。 - 影像處理(Image Processing)
低階,輸入資料是影像,輸出資料也是影像,兩者差異在於影像經過運算處理。
關於影像的成因不外乎就是「光線」,廣義為電磁波,在這個電磁波頻譜上可以區分為(依照能量大至小排列):
Gamma射線 > X光 > 紫外線 > 可見光 > 紅外線 > 微波 > 無線電波
也有其他可以做為成像的來源,例如超音波、電子顯微鏡和電腦合成的抽象影像等,所以我們研究影像時不要僅限於我們眼睛所看到的影像而已,影像處理的技術可以用在許多面向。
影像處理的步驟有:
- 影像擷取(image acquisition)
- 影像濾波與增強(image filtering and enhancement)
- 影像復原(image restoration)
- 彩色影像處理(color image processing)
- 小波與多解析度處理(wavelet and multiresolution processing)
- 壓縮(compression)
- 形態學處理(morphological processing)
- 分割(segmentation)
- 表示與描述(representation and description)
- 識別(recognition)
還有支持影像處理與分析所需要的「知識庫」,研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