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搜尋此網誌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Solve

記錄有關於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三年前教導別人的心得。

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很多新問題(解答不在自己既有的經驗中),這些問題對於青年學生(引用李開復先生常說的青年學生)而言往往不知所措,可是沒有人告訴(或教育)他們應該怎麼辦,好似出生就應該會的本領!

我一直認為,一定要告訴青年學生如何解決問題,這個問題就像如何讀書、如何考試一樣重要。中國的文化長久以來就是要求青年學生讀書考試,可是卻沒有去教育他們,讀書考試是有方法的、有技巧的、有策略的。再把層次往上提高,讀書可說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法之一,這個解決問題的方法非常重要,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可是(我的記憶中)卻沒有人告訴教導我們。

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方法大概有下列幾個:

1.「問人」,這大概是每個人出生就會的,而且使用最頻繁的方法。但要問什麼人?小時後問父母長輩,學生時期問老師,青年時問同伴,出社會後什麼人都問了!這個方法需要良好的人際關係技巧,也就是人脈的重要性。

2.「找資料」,找了資料就是要看懂才有用,讀書大概就屬於這方面的技巧。要如何看懂又是另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利用前一個「問人」的方法來解決,或是找更多資料,資料中總會有比較容易看懂得部分,我們要從這一點切入。那麼,要去哪找資料?以前大概只能從書籍紙本上著手,現在可以從網際網路上搜尋,所以搜尋的技巧很重要,資料如同人脈一樣廣度必須要夠廣,換句話說,我們不能侷限於單一語言的限制!

3.「自己嘗試」,如果前述第一、二方法無效要怎麼辦,研究生大概會遇到這類問題,做沒有人做過的研究,新的領域沒有參考資料,這時候就屬「嘗試中學習」可以找出解答了,我不太想用Try & Error(Trial by error)這個字眼,因為Try & Error需要知道哪裡錯誤,爾後才有可能將利用刪除法找出解答,可是有數人多半是亂Try...。我認為需要自我對話的能力,否則無法「自我嘗試」。

4.「花錢」,花錢也是方法之一,重點在於口袋要夠帶夠深,俗話說:花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5.「創新解決」,像是牛頓被蘋果打到的方法,榨乾腦袋想出任何可能的辦法,如Post上網、請求中研院協助、等待奇蹟、冥想...等。

希望此文可以幫助青年學生
###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Start

看看自己的Confession這篇文章,我到底想寫什麼呢?唯一的意義在於自己高興,花了近60分鐘左右,寫了958個字(使用Microsoft Word計算),越看越不知道我的文章有什麼結論!

似乎寫部落格就是在抒發一種心情、記錄當下的感覺。當時,只感覺到很多想法在腦中一閃而過,閱讀的記憶與當下的念頭就馬上交織成為Confession這篇文章,算是抒情與記述文吧!

對於未來撰寫部落格的方向,我決定採取下列行動:

1.
字數限制在560字左右,自認為大概可以撰寫一篇短文的字數。千字以上太花時間培養,目前能力不及。微博的140字(這類的微網誌)又稍嫌過短,不足以心中醞釀的情感如實記錄。560個字能夠以四個140字的段落組成起承轉合的作文,我想也是不錯的方式!

2.
內容會依舊限制在一些閱讀書籍的心得感想,不過,不會以整本書的方式為主題撰寫文章,看書看到哪裡就寫什麼,有什麼想法和感想,我會趁著還很新鮮的時候就馬上撰寫,期望可以封存最初的原汁原味。

目前我會持續朝向這個方向改進。

繼續
###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Confession

經過2009、2010兩年撰寫部落格的經驗,最近,我想從這些回憶中對自己坦白一些事情。主要是近幾個月寫文章的數量越來越少,自己也越來越提不起勁,反省起來發現自己事情太多了,所謂「少則得,多則惑」的道理吧!

2009、2010兩年的期間,買書讀書的數量每個月比每個月多,2010一年平均每個月買書2000元的額度是有達成的!一年花費至少2萬4千元買書。藏書的數目增加近一倍,粗估有三四百本,這個月買的書下個月已經讀不完,確實是該檢討自己。

2010年底曾經覺得必須訂定閱讀計畫!否則如何消化我的藏書?是否為了閱讀計畫又去買書來讀!現在,我讀書的速度與體悟能力絕對有倍增的實力,然而到現在還沒訂定,更別談開始執行。(羞)

2009、2010兩年的期間,往回看看自己的部落格文章,每年大約60篇左右,內容上從一開始亂寫,寫給自己高興的。到後來慢慢針對一本書撰寫心得感想,有些確實是為了撰寫而寫的流水文,希望分享自己閱讀的喜悅與感想,此外,自己也針對技術領域撰寫摘要,記錄自己學習上的心得。

2010年底我卻提不起勁撰寫文章,不是沒有閱讀書籍,也不是沒有研究任何技術。我反省認為需要對自己的習慣與做法有所改善!除了檯面上發布的文章之外,庫藏文章也有30餘篇,多半是寫了一半沒有發佈,因為自己總希望對一個書籍內容或技術領域有完整的瞭解才開始動筆,這個想法好壞參半,好處在於文章可以有架構,循序漸進引人入勝,壞處在於當時收穫的熱度已退,雖有收穫卻不想起步行動。(殘)

光是這篇文章,早在過年初一就想動筆記錄了,我想我必須有所改變!今後只要自己有什麼想法,我就會開始寫下來,也不管有沒有架構,也不在乎完不完整,我告訴自己:「寫就對了!」自己快樂高興就好,不是嗎!

我一直很喜歡伏爾泰(François-Marie Arouet)的這段話:「我做的事情是多麼微不足道,可是我去做的本身,是無比重要。」這是我在閱讀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先生的「你拿什麼定義自己」一書中看到的(全文最末段),隨即觸動我的心底,對阿!個人不就是該如此嗎!

現在,更讓我想起書中的這段(第一章末):「eBay的創辦人之一史科爾(Jeff Skoll)說,當他父親回家宣布自己被診斷患了末期癌症那天,父親告訴當時十四歲的他,自己並不害怕死亡,卻因為還沒做過這輩子想做的所有事而難過。換句話說,他怕會在親身體驗自己每一個可能面向之前就死去。幸好醫生診斷錯誤,他獲得了另一次機會。我們其他人也許不會這麼幸運。」

開始
###

熱門文章